close

離開陳景蘭洋樓,往太湖途中路過金門陶瓷廠,就只是路過而已。

騎車來到黃海路與太湖路口圓環,要造訪同事在金門山外的家。花了點時間找路,終能達成任務,拍照存證。

順著太湖路前行,突見路旁「一面」天主堂,引發我的好奇。在此轉悠一下,覺得應該是個園區,但又不完整,有點掉漆。此地為後來的「羅寶田神父紀念園區」,有關羅神父的事蹟,有興趣可自行上網查詢。

IMG_2229 

IMG_2232 

IMG_2233 

IMG_2234 

IMG_2235 

太湖原名黃龍水庫,也是國軍的功蹟之一,與八二三戰史館為臨。正值午后時分,湖水搖曳,波光粼粼,頓時暑氣全消。

IMG_2236 

IMG_2237 

IMG_2238 

IMG_2239 

終於來到八二三戰史館。兩根鮮紅圓柱矗立,彷彿要向世人表明這是用鮮血換來的勝利。

爆發於1958年8月23日的共軍全面性砲擊,短短44天內在大、小金門落下47萬餘發的砲彈。接著是長達20年的「單打雙不打」,直到中美建交才停止。紀念館右側還停放了一台戰功彪炳的F-86F軍刀機呢!

館內陳列了823砲戰十大主題,看完就能了解當年那段風雨飄搖的緊張日子。

紀念館旁另有一磚屋,為明朝國子監助教洪受故居,蔣經國命名為慰廬。曾作為兩蔣巡視金門時的休憩處。

IMG_2241 

IMG_2242 

IMG_2243 

IMG_2244 

IMG_2245 

IMG_2246 

IMG_2247 

看完戰史館,繼續趕往下一處:迎賓館。途經金門幹訓班與南雄醫院舊址。

南雄醫院屬坑道式醫院,建於花崗岩壁內,甚至還能與迎賓館銜接相連,是很特別的設計。

IMG_2248 

IMG_2249 

IMG_2250 

民國69年啟用的迎賓館,作為金門接待外賓的招待所,是一座坑道式賓館。戰時與後方的南雄醫院連通,成為軍醫院,凸顯戰時優先的設計理念。

顯露於外的白色建物只是一小部份。展覽部份包含前廣場的女青年工作大隊政宣人像,自己當兵時,也曾十分期待女青年工作大隊的到來呢!一樓則是迎賓館簡介與戰地設施,二樓以鄧麗君勞軍為主。鄧麗君小姐在金門的「君在前哨」,在此看完簡介可大致了解。

IMG_2251 

IMG_2254 

IMG_2252 

IMG_2253 

IMG_2255 

IMG_2256 

IMG_2257 

IMG_2258 

IMG_2259 

IMG_2260 

IMG_2261 

IMG_2262 

IMG_2263 

IMG_2264 

IMG_2265 

IMG_226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ffery 的頭像
    Jeffery

    木村賢 樂活誌

    Jeff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